环境教育中“环境”的六种含义
“环境(environment)“一词,在环境史学家看来,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时才形成了今天常用的这样的一种含义:在人类的文化和自然的双重力量下,所创造的我们生活的周遭的世界。
“环境”一词在环境教育中是什么含义呢?1992年,加拿大学者Sauvé做了一项关于环境教育中“环境”含义的研究。这些环境的概念,来源于环境教育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的认知、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根据实践中产生的概念、通过研究方法,最终形成了六种环境的概念。
也就是说,“环境”一词,在不同的环境教育课程和实践中所指的含义是不同的;同一个环境教育课程,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的环境概念;这些不同概念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去理解、厘清自己所运用的概念和教学方法是重要的;这篇30年前的研究,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让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中观察到;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当我们说起自然教育时,其中“自然”又指的是什么呢?
当“环境”被当作自然本身时,它应该得到大家的赞赏、尊重和保护。
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浓度从高到低的一切自然环境,包括原始森林、郊野公园和城市社区绿化带。如近年来掀起的户外徒步、露营和观鸟等风潮,它们并不局限于原始森林,也可以在公园和住所附近进行。
盖娅的家庭自然体验师项目,号召大家重新观察自己身边的自然,如小区里的绿化带,从认识不同形状的叶片、贴近树皮感受树木传递的自然能量、观察一只蚂蚁觅食的全过程、聆听风吹树叶响的自然之音以及树梢间清脆的鸟鸣,进而与更广阔的自然界产生连接。大家不必跋山涉水,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在郊野公园进行的自然观察活动,则通过调动大家的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去观察植物、鸟、石头及虫类,感知生命的节奏和智慧,理解万物之间的连接。
盖娅的冬令营会带领大家走进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引导大家了解城市里的“咖啡、糖、纸巾”与雨林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认识到为什么我们应该赞赏、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当“环境”被当作一种资源时,它应该被妥善的管理。
环境资源是地球的生物、物理力量所形塑给人类的遗产,维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现在却正在恶化和消亡。我们应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分享的原则来管理它。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报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提到:我们必须做出必要的决定,以确保我们和后代有足够的资源。在这种观点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食物教育:如在生态农场开展的劳动活动,大家从中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并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产生感激之情。
自然保护教育:如旨在维持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而开展的保育教育。
资源回收利用:如垃圾分类和回收;生态旱厕堆肥、厨余垃圾喂养动物;风、水、电、化石、森林、海洋资源等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应当强调,能源也应该采用3R原则(the rules of 3R),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
当“环境”被当作问题时,是指生物物理环境(即生命支持系统)受到污染和退化的威胁,我们必须学会保护和恢复它的质量。
在这种定义下的环境教育课程更青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的教育。其中基本的学习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分析和诊断问题,如何寻找和评估不同的解决方案,如何构思和执行行动计划,如何评估过程并确保不断的反馈等。
比如为解决全球面临的气候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行动,或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行动的能力。
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问题,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随后海绵城市课程在各个城市被推广,有的通过实验课程、模型制作和户外探究课引导青少年进行自然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寻求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实践,由此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珍视生物的多样性。有的采用有趣的水治理主题科普活动,带领孩子们学习水治理知识,树立节水理念,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作为一个问题,不仅会影响生态系统,还会损害人类健康和福祉。2021年《柳叶刀》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使得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改变了环境对传染病传播的适应性,改变了人口流动,并破坏了人们的生计和精神健康,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和福祉。由此对医疗卫生和社会系统造成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加剧了不平等。自然之友的公民气候行动即“玲珑计划”项目,就有医生为弱势群体举办应对气候变化的教育活动,增加气候适应的韧性。
当“环境”被当作生活的地方,需要我们了解学习、规划和照顾。
这里的环境更强调其人文、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部分,更多指日常的环境,如在学校、在家里、在邻里、在工作和游戏中等。这个环境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个环境,并学会规划和照顾我们的“居住地”。
像前文提到的盖娅家庭自然体验师项目,大家通过线上的学习课程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紧密连接,从一餐一食到小区花园,重新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以及和自然、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连结。
此外,一些原住民在生活中和自然和谐共处,积累下了本土智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四川藏区的居民依然把粪肥作为农事活动的重点,相关的农业活动有起粪(捡拾牛羊粪便在家门口建堆肥栏)、接粪(到森林中寻找落叶放进堆肥栏)等。不同地方的人其实都有着本地的生活智慧,比如北方人在冬天会腌酸菜来度过漫长的没有蔬菜的季节,也会腌制腊肉来保存肉类。
当“环境”被当作生物圈时,这一观点强调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我们共同生活在其中,走向未来。
地球教育就秉持着这一概念,呼吁所有的人团结起来,发展对世界多层面的理解,并激励人们有效参与处理突出的问题。
在盖娅自然教育基础培训中,通过量化地球46亿年进化演变史,学员们从中深刻感知并认识到人类在地球的发生发展中的位置,森林、海洋、大气与虫鱼鸟兽构成的生物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190万年前出现的人类既可以把人类之外的一切有机体视作一种资源,又可以将自身放在与其他生命平等的地位上,也体现了19世纪后生态伦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演变。
近年引发热潮的以刘慈欣的《三体》为代表的科幻作品也从文学的角度拓宽了人们对地球乃至宇宙的认识,引起更多人对自己所在的星球的历史与未来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当“环境”被当作社区项目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社区是现代城市居民共同的一个生活场所,是一个公民集体参与和创建的环境。这一概念内涵囊括了前述五种针对环境的定义,即每个家庭、每个社区都是宏观概念生物圈中的一个微小单元,渗透着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与生活场所的方方面面。
上海市的社区花园项目由同济大学创立的四叶草堂开始,逐步扩展至数百个社区,其整合了自然体验、生态农业与自然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社区这一窗口赋能居民参与共创居住环境,从而实现社区问题解决的研究-行动过程。
深圳市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深入拓展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推动市、区、街道、社区建立公众教育基地,组建并培养垃圾分类宣传人才队伍,搭建起一整套垃圾分类公众教育体系。另有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提供丰富详实的科普内容,让人们学习到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垃圾去哪儿了”的全过程,互动体验寓教于乐、其乐融融。其体现了人作为个体参与环保科普、构建生态文明的理念,更彰显了基层、公众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个环境的概念,每一个相互独立却又彼此支持,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它们共存于不同的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又次第出现在环境概念的时间演变轴上。从20世纪20年代的自然教育运动(指环境即自然的概念)、20世纪中叶出现的保护教育运动(指环境即资源的概念),到70年代早期环境被看作是一个问题,继而环境作为“生活的地方”的概念在环境心理学家中越来越流行,最后由欧洲教育家引发对环境的生物圈层面的强烈关注,直至与80年代的在全球生活环境中进行教育,以解决社区问题相呼应的社区项目概念。环境的概念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也给环境教育的开展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理想情况下,一个全面的环境教育系列课程应该考虑到这六个环境概念,通过精心设计将其融合在一个综合的活动或教学中。相反地,将环境教育限制在单一概念中会,缩小教育行动的范围,无法实现对环境的全面感知,进而不利于形成个人-社会-环境关系的健全网络。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把环境的不同含义运用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活动和策略中,是每个环境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欢迎自然教育工作者把实践中对自然的定义留言给我们,也来欢迎看看这篇:
自然教育工作者必读:“自然”的含义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本文是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人才专业委员会·培训师社群·文献编译小组 的产出
选题/审稿/编辑:大叶榄仁(陈阳)
翻译/编写:鸢尾(郑娇娇)、海鸥(王璐璐)
概念厘清/本地案例提供:橙子、非洲菊
本文文献来源:
SauvÃ, L. (1996).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further appraisal. Canad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JEE), 7-34.
联系盖娅研究院
盖娅研究院的使命是架起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效能感,让理论和实践能够良性循环;愿景是专业、健康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
想看什么类型的文章、听哪些方面的播客,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填写!